電話:0311-83810349
傳真:0311-83806945
Email:hbjtjl@163.com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這為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維護國家安全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全民國家安全意識較為薄弱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潛在挑戰,亟待全面加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首先,全民要樹立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當前,各種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安全風險及挑戰前所未有,牢固樹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國家安全治理理念,不斷加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要著力匯聚起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國家安全強大力量,全方位筑牢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
其次,切實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對于個人而言,時刻身處一張布滿有機鏈條的國家安全網絡之中,政治、軍事、國土、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各領域的安全共同構成了體系化的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切實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有利于形成一種整體性概念認知和基礎意識。
最后,加強全民對國家安全的形勢認知。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強在對外環境開放中動態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能力,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加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不斷筑牢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
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
面對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薄弱的現實挑戰,一方面,要從“法治”層面入手,加大全民普法宣傳力度,弘揚國家安全法治精神,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法治意識和理論素養。開展常態化全民宣傳教育,推進國家安全相關法規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企業。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領會“法治”之于國家安全的深刻內涵,知悉法規章目中規定的具體權利和義務,強化國家安全法治意識,提高自身法治理論知識素養,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維護國家安全發揮好“領頭人”角色。
另一方面,要創新宣傳模式,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目前來看,國家安全法律規范的數字化教育宣傳機制應用不足,整體效果尚不明顯,部分群眾對于國家安全相關法規內容并不清楚,因此,要以創新國家安全普法宣傳模式為著力點。一是全社會開展“線上+線下”的國家安全普法,利用數字化線上模式推進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充分發揮陣地普法、農牧區流動普法和現場講解等傳統普法形式的作用,塑造全民學法、守法的良好環境。二是加強對特殊群體如青少年、老年群體、偏遠山區群體等的國家安全意識培養和數字素養培訓,不斷擴大國家安全行為自覺的社會覆蓋面,充分依靠人民群眾,發揮全民力量,形成全民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生動局面,構筑起維護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
提高全民國家安全行為自覺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要全方位提高全民國家安全的行為自覺。境外敵對勢力利用意識形態滲透和間諜活動等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竊取情報秘密等行為從未停止,而在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威脅的形勢下,部分群眾和領導干部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理論素養不高的現象仍然存在,這也導致國家安全信息泄露、數據篡改、隱私侵犯等事件時有發生。
長期來看,貫徹落實國家安全觀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因此,在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著力提高全民國家安全的行為自覺尤為關鍵。要時刻緊繃國家安全這根弦,擰緊“安全閥”。
一是領導干部要帶頭踐行國家安全觀,堅定理想信念,重視國家安全工作,積極防范和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活動。
二是個人要積極配合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充分認知自我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危害國家安全所面臨的法律后果。
三是爭做維護國家安全的示范者和引領者,有效防范和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各種行為,敢于揭發竊取或泄露國家秘密、破壞國家法治環境的行為,善于同各類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作斗爭。
四是保護好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自覺防范和識別各類境外虛假信息,樹立起維護國家安全的正確價值觀。